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为认真落实省委、省政府提出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等工作要求,确保精准实施好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,省档案局联合省扶贫办开展了以建立“一户一档”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,推进了档案服务脱贫攻坚的创新,开创了档案、扶贫部门协作履职的新实践,得到了省委、省政府领导和国家档案局的肯定。
抓好试点示范,积极推进档案工作创新
为了扎实、稳妥、有序推进这项工作,省档案局、省扶贫办经过深入调查,精心组织设计,创新性地开展了以建立“一户一档”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,全省建立工作专班115个,组织专业人员近800人,先后在16个(市、区)115个乡镇开展了试点示范,共建立省级示范乡镇16个、市(州)级示范乡镇24个、县(市、区)级示范乡镇75个;共建立“一户一档”84787户;共整理归档精准扶贫综合类档案1759卷又3851件,精准脱贫类档案34407卷又52024件,项目档案2100卷,照片档案8276张,光盘档案59张;档案数字化扫描9770页。
精准服务扶贫,取得显著效果
通过开展以贫困农户“一户一档”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,不仅全面加强了试点乡镇精准扶贫档案工作,提高档案服务大扶贫战略行动的效果,而且有效解决了扶贫工作的一些基础性、精准性问题,对记录精准扶贫行动、提高党政精准扶贫公信力、服务民生等都起了特殊重要的积极作用。一是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信息不真不全问题,切实提高了贫困农户精准识别率;二是有效克服了贫困户确定尺度弹性大等问题,切实提高了群众对基层党政扶贫工作的公认度、公信力;三是有效推进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管理规范化;四是有效记录了扶贫工作全过程,为全面、扎实推进“扶贫云”建设奠定基础。围绕“扶贫云”建设需要开展“一户一档”工作,实现了档案管理与“扶贫云”建设的有机衔接,使这两项工作得到了双加强、双促进、双丰收。
建机制强举措,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
推进以“一户一档”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,是档案服务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,试点实践效果明显。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、必要性的认识,为贫困农户精准识别、精准退出提供合法有效依据,为记载大扶贫战略行动、见证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留下宝贵财富。
强化组织,建立完善“三个”机制。即建立完善领导工作机制。由省档案局、扶贫部门牵头,抓好工作统筹、顶层设计和组织推进;在县、乡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、扶贫部门和乡镇具体组织实施、档案部门监督指导、相关部门积极支持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机制,确保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、有组织推进、有人员落实。建立考核机制。把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列入扶贫、档案部门和实施乡镇的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,确保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协同推进。建立督促检查机制。省、市(州)扶贫、档案部门加强工作督促和业务指导,保证这项工作有序、有效开展。
强化职责,切实落实“三个”责任。即强化扶贫领导小组的领导责任。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纳入扶贫工作整体部署,作为重要工作内容,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同步部署、同步实施、同步检查、同步验收。强化扶贫等部门的主体责任。精准扶贫档案涉及扶贫、教育、卫生、县、乡、村和企业、事业等等多个部门单位,其中扶贫部门和乡(镇)政府是重点,应强化扶贫部门的主管职责,制定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要求、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,负责并督促抓好本系统、本单位精准扶贫档案工作。各乡镇要强化主办职责,建立乡镇领导负责的工作机制,落实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经费和专兼工作人员,完善精准扶贫档案安全管理库房设施,切实抓好本区域精准扶贫档案工作。强化档案部门的监督指导服务责任。市(州)、县(市、区)档案部门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制度,切实加强业务指导,与扶贫部门密切配合,共同搞好精准扶贫档案业务培训,协同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的监督检查和验收,督促本区域各有关部门,尤其是乡镇政府扎实做好精准扶贫档案。
强化举措,做好“三项”工作。完善政策措施。按照国家档案局、国务院扶贫办《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》的精神,结合贵州实际,对我省已制发的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和整理规则进行修改完善,提出实施意见,使我省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全国要求统一,精准扶贫档案归档范围、整理标准、归属流向与全国一致。搞好业务培训。建议由省档案、扶贫部门组织举办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班,对县(市、区)和部分乡(镇)精准扶贫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,为全省全面开展以“一户一档”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奠定工作基础。